| 收藏此页设为首页 欢迎进入苍瑞教育!
培训课程
Star Students
联系我们
联系人:梁老师
联系电话:0311-86251056,18231139891
邮箱:474206161@qq.com 2892267929@qq.com
地址:建设南大街29号众鑫大厦1718室(建设大街与范西路交口东南角)
乘车路线:乘公交车2路,6路,10路,29路,36路,43路,51路,106路,112路到市城管委下车即到
课程介绍
             诗歌教学读懂始
大家好,我是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高中语文老师顾燕能,今晚和大家交流的是高考诗歌怎么读懂的问题,这个只是借鉴了网络资料编成的一个课时教案,不是讲座,可能耽误大家宝贵时间。好多高三老师也许已经上过该内容,本人期待可以现场通过交流完善一下。
江苏省语文高考诗歌1011分,省均分经常不到4分,应该说提升空间还很大。怎么提升其实不外乎做到三步:读懂文本 精准审题 规范答题。所有的阅读理解都有这样的的三步曲。在教学之初大家最重视的往往是第三步,最简单的是第二步,最忽略的正是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其实是最重要也是学生始终觉得最难解决的,所以这读懂文本的问题现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下面就关于诗歌读懂文本的问题我分步和大家交流。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弄懂这三个问题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读懂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一)看诗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意象 
(五)看情语
(六)看手法
(七)看尾句
(八)看题干 
(九)看题材 
 
读懂诗歌第一步.看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回看高考
2004《征人怨》
(1)诗歌类别:边塞诗
(2)暗示作者情感:怨
(3)引发联想:怨什么?
2005《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1)诗歌类别:怀人诗
(2)交代写作缘由和内容:倚窗闻风
(3)暗示作者情感:对友人的思念
(4)由“竹窗”二字猜想:可能是个隐士
可看江苏省近几年来的诗歌标题,几乎都能从标题上辨别出题材来。
2006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怀人诗
2007   鹧鸪天· 送人                    送别诗
2008   登金陵凤凰台                   怀古诗
2009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怀古诗
2010   送魏二                          送别诗
2011   春日忆李白                      怀人诗
2012   梦江南                          闺怨诗
2013   醉眠                            山水诗
但是,另一类诗歌的标题表面看起来,似乎与诗歌的内容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例如:《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标题是“观书”,内容却是“观塘”,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歌从标题可以判断是一首送别诗,可是内容好像只是在西湖的美景。难道这首诗歌“文不对题”?,
诗人将西湖六月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风光作了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六月中旬是西湖的莲叶长得最茂盛,荷花开得最艳丽的时刻。六月中旬是西湖一年中风景最动人最美丽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对林子方的不舍之情,而是希望用美景将他挽留。后两句更是把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比作与天相接无穷无尽的莲叶。由此,我们就可以读出诗歌隐藏在美丽景色背后的惜别之情了。
就是说有些诗歌的标题和内容貌似无关,其实是借助了某种手法曲折表达作者心中所想。
2.要带着对标题的提问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
1、时间是中夜(半夜),
2、地点是西园,
3、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据此,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读诗歌。
1、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
2、“望”到了什么?
3、除了“望”,还有什么呢?
4、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第三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读懂诗歌第二步 看作者
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知人:
作者 情感特质 作家风格
王  维 描摹景物的顿悟  诗中有画 恬静清朴
李  白 傲岸人格的张扬  笑傲公卿 雄浑飘逸
杜  甫 大唐衰微的见证  漂泊天涯 沉郁顿挫
刘禹锡 永不放弃的追求  强者宣言 通俗清新
白居易 现实主义的革新  明白晓畅 平白浅切
杜  牧 盛事难再的挽歌  放浪形骸 俊爽洒脱
李商隐 迷惘无助的宣泄  委婉隐晦 辞婉意深
李煜 怀国伤今的苦楚  创痛凄苦 哀伤真实
苏轼 富泰穷厄的坦荡  旷达从容 雄豪纵放
柳永 幽婉轻柔的愁绪  凄清缠绵 阴柔低沉
李清照 (前)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 率真爽性
      离愁别绪的少妇情怀 缠绵多情
真切直白
细腻含蓄
(后)思旧念故的哀愁  凄苦飘零 沉郁慷慨
辛弃疾 抗金复国的炽烈 壮志未酬的激愤
慷慨决绝
雄浑阔大
姜夔 感时伤世的苦闷  素淡幽远 清新峻拔
 
再如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最好花时间整理一批诗人的生平介绍,可以师生合作完成。
如果考查的诗歌作者是我们不太熟悉的诗人,那么就只能通过注释和正文来把握了。
 
读懂诗歌第三步 看注释
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和难懂典故,深入理解诗意。
注释的主要作用有二。一、降低难度;二、暗示情感。
如介绍作者是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若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怀乡思人之情;若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注释 作用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 帮助读懂诗句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暗示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的深层原因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大家特别注意注释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这个地名的注释在理解本诗内容上是否没起作用?学生很可能一带而过,忽视了这个注释的作用。
明确:根据第三联注释中送别朋友的地点在成都白马江畔,可以推知宜昌之西的黄牛峡是想象友人去江东探亲时经过的地点,属于虚写,这个地名貌似无用其实告知学生这里运用的手法。
读懂诗歌第四步 看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
例如(2014四川卷)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圈画出诗中所有意象,写出意象特点,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从圈划的一系列悲秋意象可以推知诗歌首联的一点儿也不为秋天悲伤只是诗人自己故作旷达之语罢了。
提示:
1、常见意象的内涵要搜集整理,学生一定要熟悉。
2、在读诗歌时,一定要强化学生圈划意象的阅读习惯,并且简单写出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读懂诗歌第五步 看情语
情感词是反映作者情感的最直接体现。
不仅要看作者直接抒发的情感,而且一些意象的修饰词也应该属于情感词范畴。  
举例(2014湖北卷)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圈画出诗歌中的“情语”,及“变相”的情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孤 离 独  愁  客 漂泊之苦羁旅之愁顿现
 
读懂诗歌第六步 看手法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
纵观十年江苏高考,对于手法的考查并不复杂。
通过训练,培养出学生对于手法的敏感度。一些常见的手法在读诗时,就能反映出来。
 
 
 

 

 

 
 
 
抒情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
间接
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事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
描写 细节、心理、肖像、语言、动作、环境等(人)
动静、虚实、俯仰、远近、正侧、视听嗅触味等(景)
修辞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复、互文、顶真、双关等
表现
手法
联想想象、对比、象征、衬托(正、反)、用典、欲扬先抑等
结构技巧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伏笔铺垫、首尾呼应、承上启下等
 
(10年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找出诗歌中所有的手法。
1借事抒情(醉别 )2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心里感觉 3衬托 4双关 5虚写
手法方面不同资料往往分类不一,简单而言,注意几个角度,空间角度,感官角度,修辞角度,结合角度,抒情角度,大概就好记,否则一直混淆不清。其中该区别清楚的另外和学生细说即可。
读懂诗歌第七步 看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
    其实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当然还有其他不等。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花心思,导致我们的命题者也不得不在尾句上动点脑筋了。
(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夜煮茶。
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读】尾句用最简洁的笔触去企盼最典型的场景(以场景作结):白天亲自拾掇田园,晚上阖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在这明白如话的笔墨中,洋溢着家的温暖,爱的馨逸。
 
读懂诗歌第八步 看题干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
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有时候,诗歌上面的总题干也含有有效信息,不能忽视。如,“阅读下面一首晚唐诗”,可能就包含了哀叹唐王朝式微,痛恨统治者荒淫无道等情感。如,“阅读下面一首南宋词”,可能就包含了抗金报国的豪情,国土沦丧的悲痛等感情。
(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3)明确:1首先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高度评价2接着“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思念友人的思想感情3最后表达与有人重新相见重轮诗文的愿望。此答案前两点就是结合前两个思考题本身的题干来解决的。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可以获取三个重要信息:
①两首诗中“梅”的特征一样。
②“这一特征是什么”间接告诉我们理解的关键。
③“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间接告诉我们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些信息大大减小了理解及答题的难度。考题中的信息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又一条快速通道。
读懂诗歌第九步 看题材
分别了解各类题材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即可,不再赘述。
附:1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6、体会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2.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3山水田园诗主要思想感情: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仕途的厌倦,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的归隐生活的向往,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
G、表现山水之美,抒发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
H、从自然山水中探求人生哲理与超然物外的情趣。
4咏物诗的思想情感
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5闺怨宫怨诗表现的思想感情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
2、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5、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6、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6送别诗的思想情感
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
情感2: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  
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    
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
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赠汪伦    李白 
情感7: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
7咏史怀古诗常见主题归纳:
1、感慨盛衰无常      
2、感慨国运衰微
3、抒发爱国情怀      
4、评价历史是非
5、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6、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借古讽今:借前代统治者骄奢淫逸或穷兵黩武招致灭亡的史实来告诫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
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时代的关切、热情、不满或警戒。
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或对比点,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面已。
 
最后小结
读懂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一)看诗题  明确写作内容 分类别
(二)看作者  知人论世
(三)看注释  抓暗示信息
(四)看意象  把握特定含义
(五)看情语  圈划情感关键词
(六)看手法  常见手法的敏感度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八)看题干  借题解文 不遗漏任何有效信息
(九)看题材  了解各类思想感情
 
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4不论诗歌还是小说散文论述类文言文阅读,争分关键都是先得读懂文本,其次才是审题关和解题关。
交流到此结束,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今晚耽误大家宝贵时间了,见谅!

苍瑞教育:建设南大街29号众鑫大厦1718室 咨询电话:0311-86251056 邮箱:SJZcrJY@126.com
石家庄苍瑞教育@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04347